我叫张玉红,来到安徽望江这个小县城前,是地地道道繁华古都的南京人。2003年我只身一人来到望江县创建老年公寓,陪着30多个老人度过日月晨昏。给老人一个温暖的家,是因为感情,也因为事业。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会一直走下去。
放弃学业,成家中顶梁柱
1963年我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曾是一名国家干部,6岁时全家随父亲下放到江苏的一个乡村。 14岁时,父亲忽然去世,作为大女儿,看着四个弟弟妹妹,和不会做农活的母亲,还在读高中的我放弃了学业,成了家中顶梁柱,为了生计奔波。
当地民政部门知道情况后,安排年满16岁的我到纺织厂当了学徒工,并借钱让我把母亲和弟妹接回南京安了家。心怀感激,我勤学苦练,成为技术能手,多次获奖,曾被评为“南京市双文明积极分子”、“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”,1998年,在南京市组织的一个纺织业援外项目中,作为技术能手被派往墨西哥工作。
给老人一个温暖的家,因为感情
2001年,回国后,纺织业当时已经不景气,我毅然辞职开了一家饭店,生意红火,2002年,饭店的纯利润超过30万元。
年底,望江县民政局为推进老年人事业,去南京招商。我的丈夫是望江县人,对于老人,我们的心理有着说不出的歉意。因为一手抚养丈夫长大的80多岁的奶奶在老家摔伤了腿,因无人照应不久便离世。这件事给我们影响太深,在农村现在仍然有许多因家中无人照料而发生不幸的老人。
了解招商的信息后,我将饭店交给别人,2003年,我只身一人来到了望江县,以租赁经营的方式成为望江县老年公寓的“掌门人”。
用心做好30多老人的“媳妇”
初来乍到,由于语言和习性的差异,我不受公寓老人的“欢迎”。几个老人联合起来与我这个新来的“媳妇”较量,天天吵着要吃我亲手炒的蛋炒饭。有位老人因为患绝症,不吃饭,我买来甲鱼炖汤叫服务员喂,老人不依,非要我自己喂,就这样,在又当管理员又当服务员的我的精心调理下,这位老人一直健健康康的活到今天。
“不是那个金刚钻,就不要揽那个瓷器活”,中途我曾想过放弃,但2004年早春一天,我准备回南京家里一趟,早上出门时发现老人都等在门口,一夜没睡,以为我回去就不来了,都想送送我。
看着这些孤单的老人,一个个期盼的眼神,坚定了我留下的信心。我的信心与爱心赢得了老人与子女的信任,老年公寓由最初的3人,发展到如今的30多位老人,公寓也改名为“寿星乐园”。
九年来,我把这里的30多位老人当自己亲人照顾着,以公寓为家,办公室就是卧室,成了老人们的好“媳妇”。我的付出同时也得到县委、县政府、妇联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,连续多次被评为“安庆市十佳青年”、“望江县先进个人”、“巾帼英雄”等荣誉称号,现在我每月可以回南京的家中一次,春节一家人也来陪着老人们过年。 “家中很舒服很温暖。”我是女人也很想家,但和老人处久也有感情,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会一直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