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敞明亮的厂房里,一排排电子缝纫机发出哒哒的清响,一块块零散的布料在妇女们的巧手下变成了整齐的羽绒被、枕套,这是黄甲镇石窑村为了带动就业、促进脱贫而建的扶贫车间,目前车间内吸纳了十二名本村妇女务工,其中贫困户五名。
“以前我在北京打工,离家远,照顾不了家庭,现在自从村里建了扶贫车间,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了,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,家务活不耽误,老人、孩子也能照顾上。”在扶贫车间上班的王倩一边操作缝纫机一边说。“多亏了年初黄甲镇妇联开展的就业摸底活动,对我们的就业意向进行登记,如今就业快递精准推送到个人,给我们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,真的很感激党委政府……”和王倩一样,在石窑村扶贫车间,有近十几名留守妇女经过培训,到车间上班。她们分工有序,有条不紊的操作着机器。
石窑村积极联系帮扶单位霞珍集团,以外加工的形式引进到扶贫车间,加工羽绒被、枕套。工人在前三个月每月发放900元生活补助、100元全勤奖金、按件计工发放工资,多劳多得。积极宣传引导,鼓励留守妇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、让自己脱贫致富。
为增强发展后劲,确保就业扶贫车间引得进、留得住、能发展、有成效。一方面,石窑村安排员工到霞珍集团进行培训,提高操作本领;另一方面,积极提供服务,针对个别贫困户无法来扶贫车间上班的情况,扶贫车间负责人将原材料送到贫困户家中,加工完成后由扶贫车间上门回收。
扶贫车间的建立,“精准”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难的问题,实现了留守妇女赚钱持家“两不误”,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渠道,拓宽了致富门路。
(文字作者: 汪海娟 王爱社 审核人:方红宇)
报送单位:桐城市妇联